巴黎奥运会为什么发30万避孕套?背后的原因是……
思普乐海外 2024-08-13 12:19 人气:


巴黎奥运会避孕套标语:无须夺冠就能佩戴我
这让许多人感到困惑,为什么像奥运会这样严肃正式的全球赛事,还会特别安排发放避孕套呢?
Part1
奥运会发放避孕套,有何深意?
奥运会发放避孕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88 年的汉城奥运会。
当时,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担忧。艾滋病的传播成为了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而体育赛事通常会聚集来自世界各地的大量人员,包括运动员、教练、工作人员等,他们之间的社交和互动增加了疾病传播的潜在风险。
为了提高人们对艾滋病预防的意识,并保护运动员和相关人员的健康,汉城奥运会的主办方决定采取一项创新的举措——向参与者免费提供避孕套。

这一决定不仅是出于对健康的考虑,也是一种教育和宣传的手段,旨在提醒人们在性行为中采取安全措施,以减少性传播疾病的传播。
在汉城奥运会之后,奥运会发放避孕套的做法逐渐被其他奥运会主办方所采纳,并在后续的奥运会中延续和发展。
纵观各届奥运,奥运主办方免费给选手提供避孕套已成常规动作,而且避孕套数量几乎每届都有增不减。
1988年汉城奥运会首次试探性发放,大约8500只;
2008年北京奥运会发放10万个,人均8.7个;
2016年里约奥运会直接发了45万只,迄今数量最多;
2024年巴黎奥运会发放30万只,人均30只。

2022年北京冬奥会避孕套发放领取前后
随着时间的推移,发放避孕套的数量逐渐增加,发放的方式和宣传也越来越多样化。比如,避孕套的包装设计可能会融入奥运会的元素,或者在奥运村内设置专门的宣传区域,提供有关性健康和艾滋病预防的信息。
在经过多年的实践后,奥运会发放避孕套已经不仅仅是为了预防疾病,还具有其他的意义。它成为了奥运会文化的一部分,展示了主办方对参与者健康和福祉的关注,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对于性健康话题的更加开放和包容的态度。
此外,这一举措也引起了媒体和公众的广泛关注,成为了奥运会期间的一个热门话题,进一步促进了人们对性健康问题的讨论和重视。
Part2
性传播疾病,影响生育吗?
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STDS)是一类通过性接触传播的疾病,它们在全球范围内对公共卫生构成重大挑战。在生殖领域,性传播疾病也一直备受关注。检查发现不幸感染性传播疾病,会影响正常生育或者试管助孕吗?

临床上,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艾滋病(AIDS)
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会严重损害免疫系统,增加感染和患癌风险,给生殖健康和生育能力带来极大影响。
● 梅毒
由梅毒螺旋体引发,孕妇若感染梅毒,可能致使流产、早产、死胎或胎儿患上先天性梅毒。
●淋病
由淋病奈瑟菌所致,可引发尿道炎、宫颈炎等,进而导致生殖系统炎症和相关并发症。
●尖锐湿疣
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造成,生殖器部位会出现疣状病变,可能影响受孕和胎儿健康。
●生殖器疱疹
由单纯疱疹病毒(HSV)引起,容易反复发作,增加孕妇早产、新生儿感染的风险。
●衣原体感染
如沙眼衣原体,可诱发尿道炎、宫颈炎、盆腔炎等,对受孕和妊娠结局产生影响。
●支原体感染
支原体感染可导致尿道炎、宫颈炎、子宫内膜炎、盆腔炎等,干扰生殖系统的正常功能,增大不孕、流产、早产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几率。

如果患上性传播疾病,能否正常要孩子以及能否通过试管婴儿助孕,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疾病的类型、病情的严重程度、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对于一些性传播疾病,如经过规范治疗且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在医生的严密监测和评估下,是有可能正常生育或者通过试管婴儿技术助孕的。
例如,梅毒如果经过系统治疗,血清学指标转阴或稳定在低滴度,且没有其他并发症,那么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考虑怀孕。淋病在治愈后,通常对生育的影响较小。
然而,对于某些严重的性传播疾病,如艾滋病,母婴传播的风险较高,正常生育可能面临较大困难。但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通过有效的母婴阻断措施,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胎儿感染的风险。

像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等疾病,如果病情反复发作或处于活动期,可能会影响受孕和胎儿健康。在病情得到控制且稳定一段时间后,再考虑生育会更安全。
总之,患有性传播疾病并不意味着一定不能要孩子或不能进行试管婴儿助孕。在考虑生育之前,应当进行全面的生殖健康检查,包括性传播疾病的筛查。若发现有性传播疾病,务必遵循医生的建议积极治疗。
同时,需要在医生的专业评估和指导下,制定个体化的治疗和生育方案,以最大程度保障母婴的健康,提高怀孕的成功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