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点中医】秋季进补要趁早
思普乐海外 2024-09-01 10:45 人气:

处暑已过,
天气渐渐转凉,
人的胃口也慢慢变好了。
金秋时节秋意浓,
正是进补的好时机。
今天就给大家介绍秋天“进补”的注意事项。
秋天进补有4大误区
你中了几个

秋补重在平补、滋阴润燥。一上来就大补特补,会加重秋燥,使燥热伤阴。

很多人一提到进补就是吃肉,一到秋天就大“贴秋膘”。但肉类多油腻、不易消化,多食易伤脾胃,还会加重心脑血管的负担,引发疾病。

有人千方百计买名贵中药材,殊不知,药补不如食补。许多普通的食物就是很好的滋补品,比如日常吃的芝麻、花生、红枣等。

进补要先分清自身体质,中医的原则是“虚则补之”,不是虚证的人群不宜进补,因此进补前最好先向专业医生咨询,辨证施补。
- 脾胃虚弱的人(形体消瘦,平时经常消化不良、容易拉肚子、胃口不佳)——先健脾,否则到了冬天会“虚不受补”。
- 阴虚燥热的人(面红目赤、口舌干燥、大便秘结)——先清燥热,否则易虚火上炎。
秋分进补多“吃三素”
补气生血健脾胃
1莲藕俗话说“秋藕最补人”,秋天吃藕,能起到养阴清热、润燥止渴的作用,可以说是绝不能错过的滋补佳品。莲藕黑豆鱼汤米枣仁粥
【材料】莲藕 两节、黑豆100克、鲫鱼1条
【做法】黑豆提前浸泡30分钟,莲藕大块切件备用。生鱼宰洗干净处理好,放入油煎至两面金黄,然后放入生姜3片、蜜枣2个,煲熟即可。
【功效】可以补肾壮骨、乌发明目,适合老年人、病后虚弱和孕、产妇饮用。
【注意】莲藕含淀粉和粗纤维较多,吃太多易致消化不良,建议一周吃两次,每次100~200克。
2红薯红薯擅长通便,秋燥来袭,很多人都有大便不畅的烦恼,这个季节吃点红薯,正好调理调理肠道。小米红薯粥
【材料】小米100克,红薯 两根、红糖 适量
【做法】红薯去皮切小块,加小米、清水入锅,大火烧开后转小火,再煮20-30分钟后,直到粥变粘稠即可,可加适量糖食用。
【用法】可以健脾开胃,适合秋天口渴、干燥便秘的朋友服用
【注意】红薯一次别吃太多,否则易导致胃酸分泌过多,引起烧心、放屁。搭配小米一起吃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小米有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
3芋头《食物本草》提到,芋头“疗烦热,止渴,令人肥白,开胃,通肠闭”。鲜鱼芋头羹
【材料】芋头250克,鲫鱼1斤,胡椒、猪油、食盐各适量
【做法】生鱼宰洗干净处理好,放入油煎至两面金黄,然后放入芋头,加水适量煮至熟烂,再加入胡椒、猪油、食盐调味。
【用法】可以益气调中补虚,适用于脾胃虚弱,虚劳乏力的人群服用
中午时分气温仍然挺高,
不少人依然穿着凉鞋、短袖、短裤或者裙装,
感受秋风拂面的感觉!
虽说有“春捂秋冻”的说法,不过医生提醒,身体有三个部位不能“冻”。秋分时节
这三个部位不能冻
01头部头为诸阳之会,如果保护不好,阳气会丧失,头颈部位受凉,向下容易引起有肺部症状的感冒,向上则会导致颈部血管收缩,不利于脑部供血。
腹部有很多重要经脉,如脾胃经、肝肾经穿过,任冲督三脉起于腹腔内。
此处受凉将引起腹部经脉气血瘀滞不通,对脏器功能都会有影响。例如有胃病史的人受寒易胃疼,经期女性受寒容易痛经等。
03脚部“寒从脚生”,脚是全身最怕冷的部位,肾和脾胃的经脉都起源于脚。
由于双脚距离心脏最远,血液流经的“路程”最长,如果脚部受寒,则血液流动瘀滞,全身血液供应将出现不足,脏器功能继而受损。

李 艳 主治医师
研究方向与专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男女不孕不育及辅助生殖技术(人工授精、试管婴儿等)
工作简介:医学硕士,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生殖中心主治医师。从事生殖内分泌和不孕不育临床一线诊疗工作及辅助生殖技术近10年,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生殖内分泌调整、人工授精、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试管婴儿);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盆腔及输卵管因素导致的不孕、多囊卵巢综合征、月经不调、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男性少精、弱精及畸精子症的诊断及治疗。
社会兼职:山东省医学会内分泌学组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委员;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生殖专委会秘书;山东中医药学会不孕不育专委会委员;山东健康管理协会生殖专委会委员
编辑:张帆丨 作者:李艳
图片来源:网络
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