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妊娠期体重增长是妊娠期正常的生理变化,
保持合理体重增长可以
减少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对于孕妈和宝宝的健康都大有助益!

对胎儿:近期主要增加新生儿窒息,巨大儿风险及产伤和死亡的风险;远期还会增加成人后高血压,肥胖等慢性病的风险。
对孕妇:增加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等孕期并发症、难产、剖宫产及产后出血的风险,同时还会影响产后恢复。

对胎儿:胎儿发育不良,增加低体重儿,认知发育迟缓,抵抗力减弱的风险。
对孕妇:营养不足,早产,影响乳汁分泌。

在搞清楚孕期体重增长的具体目标前,我们首先要学会计算自己的BMI指数(简称体质指数又称体重指数)。
那么孕妈妈怎么来计算自己的BMI指数呢?
这就需要用到怀孕之前三个月内的平均体重来计算。
比如,一个孕妈妈身高1.6m,孕前三个月内的平均体重为50kg,那么她的BMI指数就是50/1.62=19.53。
通过BMI指数的计算,我们就知道这个孕妈妈的体重情况。

下表就是我国成年妇女的体重判定标准

体重分类 | BMI范围 |
体重过低 | BMI<18.5 |
体重正常 | 18.5≤BMI<24 |
超重 | 24≤BMI<28 |
肥胖 | BMI≥28 |
当我们知道了自己的体重状况,就可以通过下面两个表格弄清楚我们整个孕期总的体重增长范围,也能知道我们每周的体重增长多少才合适。

孕期适宜体重增长值及增长速率

妊娠前体质指数分类 | 总增长值范围 | 妊娠早期增长值范围 | 妊娠中期和妊娠晚期每周体重增长值及范围 |
(kg/m2) | (kg) | (kg) | (kg/week) |
低体重(BMI<18.5) | 11.0~16.0 | 0~2.0 | 0.46(0.37~0.56) |
正常体重(18.5≤BMI<24.0) | 8.0~14.0 | 0~2.0 | 0.37(0.26~0.48) |
超重(24.0≤BMI<28.0) | 7.0~11.0 | 0~2.0 | 0.30(0.22~0.37) |
肥胖(BMI≥28.0) | 5.0~9.0 | 0~2.0 | 0.22(0.15~0.30) |
表中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妊娠期妇女体重增长推荐值标准》WS/T801—2022 |

双胎孕妇孕期体重增长值

孕前体重状况 | 总增重范围/kg |
消瘦者(BMI <18.5) | 证据不足,暂无推荐 |
正常者(18.5≤BMI≤24.9) | 16.7~24.3 |
超重者(25≤BMI ≤29.9) | 13.9~22.5 |
肥胖者 (BMI ≥30 ) | 11.3~18.9 |
注:表中数据参考美国医学研究院(Institute of Medicine,IOM) |


合理饮食:准妈妈饮食要均衡,参照中国孕期妇女平衡膳食宝塔,不能排斥主食,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避免高糖、高脂肪和高盐的食物,禁咖啡、酒等刺激性食物。
早孕期早孕反应不明显者可继续维持孕前平衡膳食,孕吐严重者,不必过分强调营养搭配,无需定时定量,可根据自己口味选择易消化食物少量多餐,每天至少保证摄入130g碳水化合物。
孕中期应适当增加食物的摄入量,保证饮食多样性,特别是富含优质蛋白质、钙、铁、碘等营养素的食物,同时建议每周食用1-2次动物血或肝脏,2-3次海产鱼类。
适量运动:无医学禁忌的准妈妈应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和运动习惯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中等强度身体活动为宜,如散步、孕妇瑜伽、游泳等。适量运动有助于控制体重,增强体质,缓解焦虑等。
定期监测体重:准妈妈应定期监测体重,记录在产检本上,连续观察体重变化情况(建议选择早晨空腹,单衣测量)。孕早期胎儿生长缓慢,体重变化不大,可每月测量一次,孕中晚期胎儿迅速发育,应每周测量一次体重。以便及时发现体重变化,了解自己和胎宝宝的健康状况,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体重管理。不同BMI孕期体重增长图如下:
更多试管婴儿疑惑、不孕不育/备孕生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