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带扭转胎儿也能死里逃生?学会揪出沉默杀手!预防你也能行
思普乐海外 2025-10-25 02:07 人气:
——只提供原创、靠谱生殖医学科普——

因为公众号改版,如果姐妹们不给公众号加星标,未来可能大家的公众号首页就直接刷不到我的推送了。
星标方法:点击公众号生殖圈头像→点击右上角...符号→选择第一个“设为星标”

希望大家能支持圈姐一下,动手给生殖圈加个星标,以方便一眼就能找到我,答应我,咱们每天都见面永远不走散好吗?谢谢大家!

大月份脐带扭转,这个词光打出来,都能感受到妈妈的痛。
在目前的医学上,虽然医生们找出很多种方法去预防,比如测量脐血流、数胎动、看脐带螺旋等等,但是目前依然没有哪个方法可以有明确的作用。
拿脐血流来举例,我们以往认为孕晚期脐血流阻力升高,那有可能是胎儿缺氧的信号,这可能造成脐带扭转;
但我们上周的八个案例都是脐血流阻力降低,孩子出生后判断脐带扭转。
今天圈姐分享的案例也有一个共性,最初他们都被诊断为单脐动脉,这种情况多数没有问题,但是,有时候这背后隐藏的却是夺命程度更高的脐动脉血栓。

更重要的是,孩子出生后医生发现,两个案例都存在脐带扭转,血栓正堵死宝宝的生命线,并伪装成单脐动脉的假象。
那么这种现象作为患者我们如何更早发现,又如何采取正确的措施保护腹中的宝宝呢?今天这两个案例或许能给你提供宝贵的思路。
01患者一的具体情况
这位孕妇34岁,孕30+3周,因为感觉胎动减少就诊。这位患者没有进行规律的产前检查,也没进行羊水穿刺或唐氏综合征筛查。
患者曾经有一次孕27周+不明原因胎死宫内病史,本次住院被诊断患有妊娠糖尿病,患者通过饮食控制,没有使用胰岛素。
孕30+4周时超声检查显示胎儿大小正常,脐血流S/D比值2.1,羊水指数14.98厘米.
超声中似乎可见两条脐动脉,但其中较细动脉内径0.15厘米,另一条为0.34厘米。

但是因为仅在脐带进入胎儿处靠近胎儿膀胱位置检测到一条脐动脉信号,所以诊断为胎儿单脐动脉。
在孕31+1周时,因胎心监护和多普勒超声发现异常,提示胎儿窘迫,进行了紧急剖宫产,娩出女婴,体重1815克,新生儿评分3-8-8分。
脐带检查显示两条脐动脉内均有血栓形成,脐带长20厘米,有12个反向圈绕,虽然无缠绕,但已经扭成了麻花状。
患者进行了凝血功能和类风湿免疫活性检查显示:nRNP/Sm抗体(+)和SS抗体(+++)。

患者被诊断为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在产后第1天和第3天医生也检测了婴儿的凝血参数。
结果显示新生儿出生第1天INR轻度升高,第1天和第3天FIB轻度降低,这可能和妈妈的病情相关。

02患者二的具体情况
这名患者33岁,试管婴儿双胎妊娠,孕34+4周,因为产检过程中医生超声发现胎儿A是单脐动脉,并且有脐带绕颈,母亲凝血功能异常,所以被收住院治疗。
入院时情况如下:双绒毛双胎妊娠,慢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病毒携带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妊娠。
患者产检甲状腺功能、糖耐量试验、胎儿颈部透明层检验、无创DNA检测、系统超声及心脏超声均未发现明显异常。
孕24+3周时首次胎儿系统超声未见异常,但孕27+1周时常规胎儿超声显示胎儿A与胎盘之间仅见一条脐动脉,也就是单脐动脉。

患者血液检查结果显示抗nRNP/Sm抗体(+),且蛋白S和抗凝血酶III水平在孕27+3周时降低。

所以,医生予以依诺肝素钠0.4 mL每日一次皮下注射,并口服阿司匹林75 mg治疗。
孕32+3周时复查类风湿免疫活性,抗nRNP/Sm抗体(++),孕34+4周时,胎儿常规超声提示单脐动脉,脐带绕颈一周,胎儿颈部见“U”形压迹。
医生建议在孕34+6周时行剖宫产术,胎儿A为男婴,体重2510克,新生儿评分10-10-10。
胎儿A和胎儿B的脐血检测结果均显示抗nRNP/Sm抗体(++),证明妈妈的这种抗体确实传递给了宝宝们,宝宝B的胎盘里也有小血栓。
脐带和胎盘病理学检查显示:胎儿A的一条脐动脉内存在陈旧性血栓。
这说明之前其脐带的另一条动脉很可能就是因为被血栓完全堵死才看不见的,而不是天生的单脐动脉。
另外,医生还发现脐带远端可见多处假结,形成脐带缠绕,周围间质水肿,这也会影响血流。
03单脐动脉也许是一个预警
在宝宝出生前,医生只能通过B潮来看脐带里的情况,这就像隔着一层墙壁用耳朵听声音,很容易搞错。
其中最容易搞混的就是单脐动脉,天生的单脐动脉就是只有两条血管,但宝宝发育是正常的。
但是,容易出危险的是血栓型单脐动脉,本来有两条动脉,但其中一条被血栓完全堵死了,血流信号消失,这在超声看起来也是只有一条。
所以,这两种情况在超声看来是非常类似的,但有经验的超声医生会注意一个叫橘络征的细节。
如果那条消失的动脉轮廓还能辨认出来,就像橘子瓣上的白色经络,那就更可能是血栓造成的单脐动脉,而不是天生的单脐动脉。
本文中两个病例都出现了从两条动脉到一条动脉的变化,这就强烈提示是血栓形成导致的单脐动脉。
04为什么会发生血栓研究者得到的启示
发生血栓的终极根本原因,目前还是个谜,但是研究者在这两个案例中得到了一个重要的线索——妈妈的自身抗体。
研究者注意到,这两位妈妈都查出抗核抗体指标异常,我们知道抗核抗体异常代表身体里的免疫细胞开始攻击我们身体自身的细胞。
这种攻击会让脐带血管的内壁变得不光滑,容易形成血栓,另外还会让妈妈和宝宝的血处于高凝状态,这种炎症环境也会进一步破坏血管环境。
另外,病例一的妈妈有妊娠糖尿病,这也可能是促成血栓的一个因素。
有姐妹说,如果是这样,那么抗凝治疗不就可以了吗?
是的,如果超声怀疑脐带血栓,同时妈妈又抗体异常,医生可能会建议尽早使用抗凝药物,比如低分子肝素、小剂量阿司匹林来疏通血管,或者防止血栓加重。
但是,抗凝治疗并不能保证100%成功,血栓可能随时恶化,导致宝宝在宫内突然死亡。
所以,姐妹们如果你有抗体阳性,并且检查发现单脐动脉,你一定要万分警惕,可以考虑住院监测,随时准备手术,以确保母婴安全。
这时候需要密切B超和胎心监护,像站岗一样时刻紧盯宝宝的情况,一旦发现宝宝状况变差,必须立即进行剖宫产抢救胎儿。
当然,这个研究病例比较少,证据还不够强大,目前来看只能说脐带血栓高度怀疑和自身抗体有关,但还不能100%证明就是它直接引起的,这需要未来更大规模的研究来证实。
另外,这两个案例都是先确诊了单脐动脉,宝宝出生发现血栓,而且伴随脐带扭转.
所以我们以往的脐带扭转案例是否也和脐带血栓有关系呢,这也需要进一步研究。
05这个研究对我们圈子姐妹的意义
对于我们圈子姐妹来说,过了早孕期可能会放松警惕,但对于抗体阳性的姐妹,请万分警惕孕晚期的脐带问题,脐带扭转可能只是脐带血栓的一个表现形式。
甚至有些脐带血栓没有症状,但是只要你抗体阳性,你就必须要警惕这个可能性,孕晚期加强胎动监测,不要疏忽大意。
其次,当超声提示单脐动脉,你可能会自行百度,觉得问题不大,这时候你需要有风险意识,知道这可能是脐带血栓的一种表现。
这时候你就需要与医生进行有效沟通,并且请医生进行鉴别诊断,从而成为自身健康管理的知情参与者,而不是事后去追悔莫及。
如果你是抗体阳性,还诊断了单脐动脉,这时候可以启动抗凝治疗,但你要知道,这并非100%一定能确保安全。
所以无论何时,胎动显著、持续性地减少或消失,都是最危险的信号,一旦发现,必须立即就医,争分夺秒!
这项研究首次明确将母体自身免疫抗体异常与脐动脉血栓联系起来,为这个罕见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强有力的病因学假说,为未来更大规模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总结而言,这项研究最重要的启示在于,它打破了将脐带问题仅仅归咎于局部物理因素的固有思维,将我们的视线引向了母体全身的免疫状态。
它告诉我们,保护胎儿的安全,有时需要从守护母亲全身的健康开始。这对于预防那些突如其来的、无法解释的孕晚期悲剧,迈出了具有启示性的一步。
生命的降生,是一场充满挑战的奇迹旅程,这两个妈妈的案例,不仅是医学上的成功救治案例,更是给了我们无数不良妊娠姐妹的一份珍贵启示——
即使遭遇诸如脐带扭转、脐带血栓形成这样的重重险阻,只要处置得当,胎儿救治成功的希望依然存在。
我们应该把防治的眼光放远,不仅仅关注脐带本身的缠绕,还要洞察到母体内在的情况,也有可能才是幕后真凶。
所以,作为这个圈子的成员,我们必须比普通孕妇拥有更多的知识储备,更具有专业的洞察力,这样才能让更多的奇迹,在爱和科学的护航下,温暖降临!
全文完!现在流量为王的年代,围观也是一份力量,转发就是一份担当,希望动动您发财的小手,给我点个赞,如果您能转发到微信群或朋友圈,就会让更多孕育困难的小家庭受益,谢谢您!郑重声明
本账号发表的内容仅作为科普分享,不对所引用文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作出任何承诺和保证,亦不承担因该内容已过时、所引用资料可能的不准确或不完整等情况引起的任何责任,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者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本账号不做任何形式的营销推广,在采取任何预防或治疗措施前,请与你的医疗保健提供者沟通。
不传小道消息和谣言
不做只为转发量而存在的公众号
永远在意真实数据和文献论证
抱娃路上,我愿意陪你一起走过最无助的岁月
——THE END——
参考文献Umbilical artery thrombosis and maternal positive autoimmune antibodies: two case reports and a literature review. Front Med (Lausanne). 2023 Jun 16;10:1187492. doi: 10.3389/fmed.2023.1187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