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为公众号改版,如果姐妹们不给公众号加星标,未来可能大家的公众号首页就直接刷不到我的推送了。
星标方法:点击公众号生殖圈头像→点击右上角...符号→选择第一个“设为星标”

希望大家能支持圈姐一下,动手给生殖圈加个星标,以方便一眼就能找到我,答应我,咱们每天都见面永远不走散好吗?谢谢大家!

我们常会因术前评估、不明原因出血或正在使用抗凝药物,被医生建议做“凝血功能四项” 检测。这四项指标就像人体止血系统的“体检报告”,能快速排查出血风险或血栓倾向,是临床诊疗中重要的基础检查。

01认识凝血四项
凝血四项是临床最常用的凝血功能筛查项目,主要针对人体凝血过程的不同环节,包括以下四项核心指标:
1、凝血酶原时间(PT)
2、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3、凝血酶时间(TT)
4、纤维蛋白原(FIB)
简单来说,人体止血靠“凝血途径”,就像修水管的两套工具:一套应对“外部伤口”(外源性途径,由PT监测),一套修复“内部血管破损”(内源性途径,由APTT监测);而TT和FIB则负责检查“最终修复材料”(纤维蛋白)是否合格。
通过这四项指标,医生能初步判断凝血系统是否有在正常工作。
PART02凝血四项的正常值与临床意义
不同医院因检测仪器、试剂不同,参考值可能略有差异,以下为常规范围(以检测报告标注为准),我们将结合指标作用与异常原因一一拆解:
01凝血酶原时间(PT)
参考范围:9.2~15.0秒(核心指标);国际标准化比值(INR)0.80~1.20(PT的标准化结果,更具临床参考价值)
作用:主要反映“外源性凝血途径”,例如手指割伤后,伤口处组织释放物质启动的止血过程。
临床意义:
PT 延长(或 INR 升高):提示“外部止血能力弱”,可能是凝血因子Ⅱ、Ⅴ、Ⅶ、Ⅹ缺乏(如遗传性疾病)、维生素 K 不足(这类因子合成需维生素K,常见于长期禁食、肠道吸收差,这里其实也能理解为什么使用低分子肝素时不推荐患者吃维生素K的营养品了!)、严重肝病(肝脏是凝血因子合成工厂)、服用抗凝药(如华法林),或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时。
PT缩短(或INR降低):提示“血液易凝固”,可能是凝血因子Ⅴ先天增多、长期口服避孕药,或处于高凝状态(如术后、孕期,血栓风险升高)。
02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参考范围:21.0~37.0 秒
作用:聚焦“内源性凝血途径”,比如血管内壁因高血压、炎症破损时,启动的内部止血机制,是诊断血友病的重要指标。
临床意义:
APTT延长:说明“内部止血慢”,常见于血友病(缺乏Ⅷ或Ⅸ因子,即“血友病 A/B”)、纤维蛋白原不足、体内有抗凝物质(如肝素过量),也是临床监测肝素治疗的核心指标(需通过APTT调整剂量,避免出血)。
APTT缩短:提示“血管内易形成血栓”,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妊娠高血压等疾病,此时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03凝血酶时间(TT)参考范围:10.0~20.0 秒
作用:不关注凝血启动途径,只看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的最后一步,可理解为检查水泥能否凝固成砖块,直接反映最终止血材料的功能。
临床意义:
TT延长:说明纤维蛋白转化异常,可能是肝素或类肝素物质过多、纤维蛋白原缺乏/结构异常(如重症肝病)、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体内产生干扰物质),或纤溶产物(FDP)增多(凝血后过度溶解)。
TT缩短:临床意义通常不明确,多为检测误差,无需过度担心。
04纤维蛋白原(FIB)参考范围:2.0~4.0g/L
作用:可以理解为凝血过程的关键原料,当血管破损时,FIB会在酶的作用下转化为纤维蛋白,最终形成“纤维蛋白网”,网住血小板等物质形成血栓,堵住伤口。
临床意义:
FIB升高:提示身体在储备止血材料,常见于急性感染(如肺炎)、糖尿病酸中毒、动脉粥样硬化、急性肾炎尿毒症,或休克、大手术等应激状态(身体需应对可能的出血)。
FIB降低:说明“原材料不足”,可能是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导致FIB 被大量消耗、原发性纤溶症导致FIB 被过度分解、重症肝炎或肝硬化导致肝脏合成能力下降等。
PART03凝血四项的临床应用01
术前风险评估
手术中可能出现出血,通过该检查判断患者是否有止血障碍(如血友病)或血栓倾向(如术后易形成深静脉血栓),提前制定预防方案(如补充凝血因子、使用抗凝药)。
02抗凝治疗监测服用华法林的患者,需定期查PT/INR,将INR控制在2.0~3.0(特殊疾病如心脏换瓣术后需更高);使用肝素类药物的患者,需通过APTT调整剂量,避免异常出血或抗凝不足导致血栓形成。
03出血性疾病诊断不明原因的皮肤瘀斑、关节出血,可通过APTT排查血友病,结合FIB判断是否为凝血因子缺乏或纤维蛋白原不足。
04血栓倾向排查结合D-二聚体(血栓降解产物),若APTT缩短、FIB升高,需警惕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等疾病,尤其适合长期卧床、孕期女性等高危人群。
05肝功能评估肝脏是PT相关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和FIB的合成场所,若PT延长且FIB降低,常提示肝功能严重受损(如肝硬化失代偿期),比转氨酶更能反映肝脏的合成功能。
PART04检查注意事项
为避免检测误差,检查前需注意以下4点:
01尽量空腹抽血
建议检查前8小时避免进食,尤其要避开高脂食物(如油炸食品)、酒精, 高脂会导致血液浑浊,干扰仪器对指标的判断,少量喝清水不影响结果。
02避免标本异常抽血后若出现溶血、黄疸,需重新取样,这些情况会导致TT、APTT等指标误判。
03检查前别剧烈运动跑步、举重等剧烈运动可能暂时激活凝血系统,导致PT/APTT轻度缩短,建议检查前1小时保持安静。
04主动告知用药史尤其是正在使用抗凝药(阿司匹林、华法林、低分子肝素)、抗血小板药(氯吡格雷),或长期吃中药(如丹参、三七),这些药物可能影响凝血指标,医生需结合用药史解读结果。
PART延展
为何还要查D-二聚体?
很多人会疑惑:“查了凝血四项,为什么还要查D-二聚体?” 其实两者分工不同:
凝血四项:评估凝血系统是否正常,比如身体能否止血、是否易凝;
D-二聚体:反映是否有血栓形成并溶解,当血栓形成后会被身体分解,产生D-二聚体。
比如怀疑肺栓塞时,若凝血四项显示APTT缩短(高凝),且D-二聚体升高,会进一步做CTA(CT血管造影)确诊,两者结合能提高诊断准确性。
来源 |林暄文章系授权转载,欢迎点赞、评论、转发!全文完!现在流量为王的年代,围观也是一份力量,转发就是一份担当,希望动动您发财的小手,给我点个赞,如果您能转发到微信群或朋友圈,就会让更多孕育困难的小家庭受益,谢谢您!郑重声明
本账号发表的内容仅作为科普分享,不对所引用文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作出任何承诺和保证,亦不承担因该内容已过时、所引用资料可能的不准确或不完整等情况引起的任何责任,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者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本账号不做任何形式的营销推广,在采取任何预防或治疗措施前,请与你的医疗保健提供者沟通。
不传小道消息和谣言
不做只为转发量而存在的公众号
永远在意真实数据和文献论证
抱娃路上,我愿意陪你一起走过最无助的岁月
——THE END——











